斯科特·贝森特在金融圈子里混迹多年,早年从索罗斯基金跳出来自己干,创办了对冲基金,专攻宏观策略,押注汇率和商品波动赚了不少。
转战政坛后,他成了特朗普团队的经济操盘手,2025年1月底正式上任财政部长。贝森特对全球经济的看法一向直白,他强调美国需要重新平衡贸易格局,尤其针对中国那种制造出口主导的模式。
贝森特在各种场合反复提到,中国跟苏联不一样。
苏联当年只是军事上让美国警惕,经济规模小到不足美国七成,主要靠石油出口撑场面,一旦油价崩盘就露馅。 中国则不然,经济体量巨大,制造业底子厚实,还在技术领域追赶迅猛。
贝森特直言,中国是美国史上最不平衡的经济体,出口盈余直接转化成军事实力提升,这让华盛顿的传统手段捉襟见肘。
他举例说,中国海军舰艇规模已超俄罗斯,船厂产能是美国的两百倍,高超音速武器和核反应堆技术也走在前面。
苏联模式是军工拖累民生,勃列日涅夫时代GDP一度接近美国七成,但依赖单一资源出口,油价从三十美元跌到十美元时,外汇储备瞬间腰斩,导致粮食短缺和社会动荡。 中国走的路子完全不同,市场驱动的全产业链布局,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更有弹性。
贝森特在采访中承认,美国以往盟友多是经济竞争者,苏联只是军事威胁,但中国把两者融为一体,非市场化运作让目标迥异,华盛顿的关税壁垒短期内难见效。
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值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五倍,关税对峙中,中国有底气扛住。
贝森特主导的关税政策,从特朗普上台后就层层加码。
起初是145%对华关税,中国反击125%,相当于贸易禁运。 贝森特在四月的一次讲话中说,这种对峙不可持续,尤其是对中国。 但数据摆在那,中国贸易仅占GDP19%,内需强劲,工资上调和刺激措施缓冲了冲击。
美国股市波动大,企业警告利润下滑,通胀压力山大。贝森特警告中国如果继续买俄罗斯石油,可能面临500%关税,但能源安全是内政,中国坚持采购。
贝森特觉得中国经济模式是全球失衡根源,制造出口过剩依赖美国需求。 他呼吁中国转向消费驱动,但中国已通过补贴和投资转向电动车、太阳能等领域,出口结构优化。
贝森特在五月的一次会议上说,美国不求脱钩,只求公平贸易。 现实是,中国在稀土出口上反制,美国军工供应链就卡壳。
从军事角度,贝森特指出中国现代化速度史无前例,海军规模世界最大,导弹库存庞大。 相比苏联的数量堆砌,中国注重质量,核力量和常规武器都高效。
经济上,中国GDP已超美国70%,科技产出领先,这让美国感到前所未有压力。 贝森特建议美国通过联盟放大规模,如支持印度在南亚、越南在东南亚。 但特朗普政策有时适得其反,拉远了盟友。
贝森特的话透露出华盛顿精英的转变,从初期强势到如今谨慎。 他四月说中国会先眨眼,但现实是中国没慌。
长远看,贝森特希望通过谈判重塑平衡,但中国有决心维护主权。 这不是零和游戏,而是考验谁更能适应变化。
参考资料
为什么中国的崛起比苏联和日本更让美国害怕?这是有原因的 凤凰网